双城研修淬炼初心 文脉传承共铸师魂 —— 2025年“传承齐鲁文化 弘扬沂蒙精神”全国党建思政骨干暑期实践研修活动圆满成功

发布时间:2025-07-17浏览次数:174

  为全面落实新时代森林舞会游戏思政课建设要求,扎实推动大思政课建设,711日至717日,由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沂蒙精神教育培训中心协办的2025年“传承齐鲁文化 弘扬沂蒙精神全国党建思政骨干暑期实践研修班成功举办。来自全国12个省市、22所高校及职业院校的44名思政课专家、学者及骨干教师,历经为期七天的深度实践研修,在曲阜的千年文脉与临沂的红色热土上完成一场思想淬炼与精神洗礼的双重之旅。 


(实践研修班开班式)

开班式上,我校思政部主任张同胜介绍研修班情况。他在致辞中对学员参会表示欢迎,希望大家在研修中汲取力量,在交流中提升本领,在守规中增强素养;安徽农业大学蒋兆雷教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并作为研修班班长上台接班旗。

开班式后,孔子博物馆副馆长杨金泉作“何以孔子”专题报告。他从儒家三圣、孔庙起源切入,借助历史文物与珍贵史料,深入浅出地阐释儒家文化的底蕴与哲理,引导学员追溯师道源头,领略先贤风范,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教育家精神。

(实践研修班授班旗)                 (专家报告)

本次实践研修活动,精心规划“传统文化+红色根脉+时代使命+实践育人”的立体实践研修路径。在孔子故里曲阜,学员们在孔子博物馆瞻仰礼乐典藏,感悟“为政以德”的治国智慧;走进希晓古今博物馆,透过教育文物解码中华师道精神的千年传承;驻足中国教师博物馆,从“束脩六礼”到当代师表,体悟“学高为师,身正是范”的职业信仰;登临尼山圣境,于巍巍夫子像前仰望高空,在大学堂中触摸“仁义礼智信”的文明基因,诵读《大学之道》,探寻传统文化赋能立德树人的时代路径。  

 (尼山圣境孔子像前)          (孔子博物馆孔子像前)


(希晓古今博物馆)

在沂蒙精神发源地临沂,学员们在沂蒙红嫂纪念馆感悟“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军民深情,于东高庄村抗大一分校旧址追寻“抗大精神”的峥嵘印记;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重温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光辉史诗,于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和山东省政府旧址见证烽火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卓越领导力;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打开了学员们对齐鲁千年文脉的认知窗口。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跟着共产党走)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研修期间,张同胜作了题为“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赋能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专题讲座,为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沿洞见与实践指南;安徽农业大学张思嘉、济南职业学院杜玉娟、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杨桢等三位老师就思政课实践教学做法进行互动交流,将“仁者爱人”的儒家情怀融入课堂,让“党群同心”的沂蒙精神照亮学生心灵。

(主题讲座分享)

结班仪式上,学员代表动情分享学习感悟,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袭超老师表示此行是“补钙铸魂”的精神淬炼,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胡雪洁老师表示“学习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向历史学习、向实践学习”。我校邱文钰老师作为班主任向学员们表达感谢,学员领取结业证书,并在班旗上签名、合影留念。

(实践研修班结业式)


(发放结业证书)


(班旗签名)

结业之际,发放调查问卷,以期今后更好组织实践研修活动。

(实践研修学员留言)

曲阜的文脉滋养为师之德,沂蒙的热血铸就信仰之魂。此次实践研修,不仅深化了全国党建思政战线同仁的交流互鉴,更为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实践动能与深厚的文化底气。此次实践研修班的成功举办,是我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是传承齐鲁文化、弘扬沂蒙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为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积蓄力量!

(思政部 张同胜 邱文钰 夏红 何嘉)